今天的網勢也會是我們將來美好的網勢
又雙叒叕發生合并事件了!談談我對滴滴和中國優步合并的一些看法。
1、滴滴是唯一贏家
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發給中國優步員工的內部信中是這樣說的:
我們已達成協議,將優步中國與滴滴出行合并。優步中國將占合并后實體的20%股份,而Uber將成為滴滴最大的股東。
滴滴的官方新聞稿是這樣說的:
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出行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一個說合并、一個說收購,字里行間已能體會到兩家對這一資本事件的不同心態。
Uber并未成為新滴滴真正意義上的“最大股東”,其僅僅是享受了最多的經濟權益——在滴滴上市、下一輪融資等套現機會,或者分紅時,才會得到體現。Uber不會奔著分紅而去,而滴滴最近一輪融資已高達73億美元,最新估值近350億美元,下一輪融資只能是IPO,這已是箭在弦上,尤其是在近日政策明朗之后,滴滴上市的最后一個不確定性消除了。
一句話說清楚就是:Uber在中國區業務上未能取得成功,現謀求財務上的直接回報。Uber之于滴滴,如同軟銀之于阿里巴巴的角色一樣,更多是財務投資角色,與業務關系已不大。換句話說:中國出行市場從今天開始與Uber就沒什么關系了。至于說中國優步能與滴滴差異化各自獨立發展,沒任何可能,我們今天都在說“滴滴與優步”合并,卻不會有人說“滴滴快的與優步”合并,合并合并,先合體后吞并,且一定是強的吸收掉弱的。
為什么滴滴要說合并?因為它是贏家。合并,是強吞并弱(說得好聽點是較強)。勢均力敵是不可能合并的,美團點評、58趕集、滴滴快的、攜程去哪兒,都是強吃弱,或強吃較強。弱肉強食,自然規律。滴滴一下清理掉了最大的對手(雖然可以不通過資本手段而是通過業務競爭,但滴滴需要時間),提前迎來成為絕對老大和整體規模盈利的時間點,還持有了Uber全球的少數股份,恐怕已在開酒慶祝。
滴滴和優步合并:滴滴是唯一贏家、Uber舍車保帥
(截圖為滴滴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朋友圈,來自雷帝觸網。)
2、Uber是無奈之舉
Uber接受優步與滴滴合并,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優步干不過滴滴。
國際化巨頭在中國本土化成功的很少,共享出行對本土化依賴程度高,海外巨頭水土不適并不奇怪。優步中國做得不夠好,早已被滴滴甩開距離,尤其是在滴滴與快的合并之后,更是沒有趕超的可能性。再加上新玩家神州入局,易到拿到樂視投資,競爭壓力更大,與其被擠出局,不如通過現在這種方式套現。
原因二、優步的資本訴求。
優步與滴滴的股東結構都很復雜。
優步在多輪融資之后,股東已包括廣汽、海航、寬帶、萬科、中信、太平、人壽、民生、百度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傳統行業的投資或實體機構,并且相對于知名VC而言在互聯網行業投資案例少。
反觀,滴滴的投資人,阿里、騰訊、軟銀、Apple、螞蟻金服、DST、老虎基金、Coatue、軟銀、金沙江、中信產業基金、中國人壽等,大多數都是具有豐富互聯網項目投資案例的VC或科技巨頭。
相對而言,滴滴投資人更能容忍和接受“燒錢大戰”這樣的玩法,如果繼續拼殺,愿意為滴滴輸血。而優步投資人就未必,Uber本身也有心無力:Uber G輪融資60億美元,這輪融資持續了8個月,并且8個月估值沒變。如果選擇繼續燒錢,給優步輸血,恐怕會累及Uber全球化戰略,Uber此舉實屬“舍車保帥”。
3、出行市場廝殺繼續
這一合并之后,滴滴的老大地位更加牢固。
許多人說,為什么中國沒有進行反壟斷調查,其實,出行市場遠談不上壟斷。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短期內還有一定競爭實力,神州專車模式特別(B2C),互聯網創業網,易到用車有樂視輸血。不過這兩家的資本實力遠遠比不上滴滴背后的資本大鱷,接下來是否還有資本敢在這兩家身上下注,還有待觀望——滴滴上市在即,這些玩家壓力日益增加。不過,出行市場這么大,就算滴滴無法撼動,老二依然值得一搏,阿里這么強大,不都還有京東嗎?
除了滴滴、神州和易到之外,專車新政鼓勵更多傳統出行公司開辦網約車服務,出行市場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玩家進來,不過這些玩家只會是專注于某個城市,與滴滴們并不在一個維度競爭。
幾乎在同一時間,專車新政、吞并優步,滴滴迎來雙重重大利好。在最大的不確定性和最大的競爭對手被消滅之后,又一只互聯網巨頭呼之欲出,程維即將登頂中國互聯網新生代大佬的寶座。
有小伙伴說,我只關心是否會漲價。在我看來,滴滴與優步合并對消費者出行成本并無影響,一是還有競爭對手在,二是滴滴們現在價格不會比出租車便宜多少,價格上漲空間十分有限,再漲就是專車了。不過,紅包肯定是不會有以前多就是。滴滴官方是這樣說的:
滴滴出行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戶出行體驗為業務方向之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針對乘客的紅包補貼和司機的獎勵將繼續發放。
上一篇: 網勢參與2016沈陽馬拉松賽志愿者活動
下一篇: 高端化趨勢明了 互聯網思維顛覆制造業
今天的網勢也會是我們將來美好的往事